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號牌發放,長沙年底前可乘無人駕駛公交!

時間:2018-10-27

來源:百家號

0

導語:“湘A3096試”“湘A3097試”“湘A3098試”“湘A3099試”等小型轎車、重型半掛牽引車、輕型普通貨車、大型普通客車四種不同類型的智能網聯車牌即日起可正式使用!10月26日,長沙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重磅發布長沙首批4個種類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牌,并公布了長沙首期開放道路測試路段。

“湘A3096試”“湘A3097試”“湘A3098試”“湘A3099試”等小型轎車、重型半掛牽引車、輕型普通貨車、大型普通客車四種不同類型的智能網聯車牌即日起可正式使用!10月26日,長沙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重磅發布長沙首批4個種類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牌,并公布了長沙首期開放道路測試路段。


(新聞發布會現場)


據悉,長沙市此次發放牌照種類是目前全國發放種類最多的一次,涵蓋智慧公交、智能駕駛乘用車、智能駕駛環衛作業車、自動駕駛重卡4種類型的道路測試號牌。


(四張號牌分別發放給湖南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駕駛公交、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駕駛乘用車、長沙酷哇中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駕駛環衛作業車和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自動駕駛重卡。其中湖南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智能駕駛公交是全國第一個獲得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的自動駕駛公交車。)



驚喜!

國內首條開放道路自動駕駛公交

示范運營線將投入使用

獲牌車輛將被允許在指定的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上行駛,首期具體路線為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學士路—蓮坪路—含浦大道,全線約7.8公里。該條道路在智能化系統設計方面重點建設了定制化智能駕駛網聯系統、定制化智能監管網聯系統、定制化智能網聯數據管理軟件平臺、道路視頻監控系統、電子警察及交警視頻監控系統、網絡通訊及安全系統,并布局了基于5G的V2X系統,完全滿足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的需求。同時,這條道路也將作為國內首條開放道路自動駕駛公交示范運營線。

(圖片來源:長沙晚報)


所有車輛在上路之前都需要在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進行測試。它是國內已投入運營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中測試場景類型最多,測試道路總里程最長,研發辦公配套最齊全的封閉式智能網聯測試區,可以根據不同的測試需求比如高速測試需求、城市測試需求等同時承擔大批量的測試工作。


開園4個月以來,已有中車電動、中聯環衛、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一汽解放、阿里巴巴和三一集團等知名企業在測試區開展測試業務180余場,并呈逐月遞增態勢。


(測試區內測試道路縱橫交錯)


“我們從2015年開始研發智慧公交,2017年正式發布產品,此前已進行了大半年的上路測試。”湖南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汪偉介紹,拿到牌照意味著可以在城市的開放道路上行駛。

汪偉表示,車輛將于年底前投入使用,大家可以暢想一下,未來乘坐智慧公交前,你可以直接通過APP查詢車輛還需要多長時間到達,不需要盲目等待,可以更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同時,司機的角色也從駕駛員轉變為安全監測員,只需要在車輛上通過數據來監控車輛的安全運行。“可以有效減少公交車的交通事故。”


(“無人駕駛公交”即將走進長沙市民的生活。資料圖)




(司機完全不需要觸碰方向盤和油門,車輛便可以實現平穩行駛。資料圖)






未來可期!

長沙將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生態系統


智能網聯汽車作為目前智能制造的最高技術水平的代表,既是人工智能最大應用領域之一,也是未來產業經濟發展的最大風口之一。一直以來,長沙都致力于打造全國“最齊備、最開放”的智能網聯汽車生態系統,并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作為“三智一自主”(智能裝備、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終端、自主可控及信息安全)產業布局的重中之重。


長沙是國內第一個在三部委出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后出臺實施細則的城市。6月12日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盛大開園,活動現場長沙市發布國內首條開放道路智慧公交線路,同時提出了《湖南湘江新區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未來三年內將著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搶抓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窗口期。


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曉宏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各行業、各單位的精誠合作、共建共享,長沙將以“ 創新發展、開放崛起”為戰略,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產業化和集成化應用為重點,推進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助推長沙建設國家智能制造中心。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