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車市大猜想:電動車、自動駕駛還是沒戲,蔚來還是有未來?

時間:2019-12-01

來源:騰訊

0

導語:我們今天不預測5年后的事,3年時間的變化可能天翻地覆,反正2022地球還在不在沒人知道,所以我天馬行空的想像是不是準確其實也不用那么認真。

過去,汽車行業做長期計劃約莫是以5年為一個小循環,10年為一個大循環,最簡單的例子是,假設2024年計劃上市的新車,現在就必須確定所有計劃,由一萬多個零件組成的新車才有可能在2年后組成原形車開始測試。

2022車市大猜想:電動車、自動駕駛還是沒戲,蔚來還是有未來?

然后在累積超過100萬公里以上測試里程過后,主席與決策委員會決定最終設計版本,開始進入量產準備,測試生產線,試裝,然后按照5年前計劃如期上市。因為汽車平臺的開發成本高昂,一般車廠不會在一次換代就將平臺全面換新,單車利潤最佳的時期,是在研發、生產與設備完成攤提之后,這樣的計劃周期在日本車廠尤為常見。

然而,這樣的計劃周期顯然已經跟不上當前市場變化的速度,我們在三年前甚至無法預知到今天的景象,尤其在電動車市場,不久前還風起云涌、百家爭鳴,一年前蔚來還在美國風光敲鐘,但僅僅一年左右的光景,蔚來李斌卻已經被評為2019年最慘的人……過去汽車行業的演化是非常緩慢的,今天的汽車行業不僅變化快速,難過的是沒人知道未來確切的道路在哪里。

所以,我們今天不預測5年后的事,3年時間的變化可能天翻地覆,反正2022地球還在不在沒人知道,所以我天馬行空的想像是不是準確其實也不用那么認真。

電動車還是苦啊!

絕大部分電動車領域從業人員肯定是不會太好過的,但電動車是面向全球的國家級戰略,扶植真正有技術實力的自主幾大集團應該沒有異議,包括電動車大三元的電池技術、電機技術、電能管理技術、充電樁技術,中國都將像高鐵或是5G技術一樣領先全球,而且全球前十大公司至少有70%是中國品牌或合資品牌。

2022年電動車真的進入尋常百姓家了嗎?并沒有!新建樓盤停車位充電樁將成標準配備,但充電車位畢竟新增速度緩慢,傳統小區充電車位關鍵不在技術而在法規,街邊充電站數量雖然飛快增長,但充電技術更新換代太快,我估計看得到的充電樁使用率只有60%,而且其中有30%車位長期被各種燃油車輛占據。

2022年,早些年國產品牌粗制濫造的電動車扎堆被丟棄堆成電動車墳場,廢電池回收再制成本高昂,且老舊電芯不符合安全與經濟效益,加上早些年產能過剩,廢棄電動車被丟棄在荒郊野外,風吹日曬下電池化學液橫流,形成另一種環保問題。

總之,2022年,電動車還是苦啊!

自動駕駛還遙遙無期

十年前Google多輛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加州高速公路上到處跑,十年過去了,許多品牌信誓旦旦的自動駕駛落地時間一再跳票,幾家IT巨頭燒了幾年鈔票發現這些錢投入洞里連個回聲都沒有。

今天特斯拉已經不再使用AutoPilot一詞,許多大廠聲稱自己有L4及別的技術能力,實際上更多是大聲喊給投資人壯膽的,那些已經落地的L2或L2+還遭遇著各種讓人啼笑皆非的問題,真的讓自動駕駛的汽車在中國的城市街道穿梭?我感覺頭發全白那天都看不到。

2022年自動駕駛還看不到落實在我們生活日常的畫面,在很多封閉場域中自動駕駛確實可以達到更高的效率與更低的事故率,但那些在PPT上吹噓車上有多少傳感器、多少CPU的狂人,吹噓L4或L5自動駕駛已經圈不到錢了。

真正能夠將全自動駕駛商業落地的,只有在場景單純的物流、封閉區域與有專用車道行駛的公共運輸。

5G車聯網更靠譜

2022年,中國是全球5G車聯網(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普及率最高的國家,5G車聯網將如同氣囊一樣被列入新出廠汽車的標準配備。車聯網的概念被提出來很久了,但5G基礎建設的完善真正讓車聯網得到完整的落實。

注意,5G車聯網與自動駕駛有密切關聯,但車輛主控權仍在駕駛員手中,5G車聯網包括了V2V(車to車)、V2I(車to交通設施)、V2P(車to行人)與V2N(車to云端)等,車聯網可以說是駕駛者最可靠的AI助手,結合目前L2級別搭載的ADAS大三元(光學、聲波與影像辨識)模組,可以彌補駕駛者視覺、聽覺、感知與處理速度的不足,適時地提供警示、輔助與避險。

2022年,當新車與環境互聯,因為人為疏忽而形成的交通意外將大幅減少,開車出行效率提升,保險行業與保修行業受到沖擊,而車聯網黑客則成為年輕人新興的熱門行業。

特斯拉與大眾雄霸電動車市場

2022年,中國每年銷售的150萬輛電動車中,特斯拉與大眾將占據一半份額,尤其30萬元以上純電車市場更是特斯拉獨大的局面。

大眾從MEB平臺衍生而來的車型,在南北大眾經營下占據了20萬元級別榜首,原因也很簡單,特斯拉累積的技術與經驗沒有任何品牌可以抗衡,馬斯克多年累積的成本控制與定價策略,已經讓對手即使賠錢賣車也不是對手。

隨著Model Y交付、Model S/X換代與更多讓人跌破眼鏡的新概念產品,如果沒有特殊事件(比如政治),特斯拉將在中國呼風喚雨,并很快開始第二工廠計劃。

蔚來涅槃重生

2022年,蔚來已經涅盤重生,在政府幕后出手媒合下,國有資金攜手民間資本、三電與充電關鍵技術廠商加入,蔚來Pro誕生,新Logo與新概念出爐,產品線與銷售渠道升級。

2022車市大猜想:電動車、自動駕駛還是沒戲,蔚來還是有未來?

類似蔚來的還有其他兩個品牌,政策將傾全力扶植三個年銷售超過50萬輛的中國電動車品牌,不僅在國內抗衡國外勢力,更將輸出整車與技術到其他發達國家。

誰是預言家?

2022年,說久也不會太久,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世界將發生巨變,3年后如果你還記得,不妨再拿出此文比對一下預言命中率。

對了,以上言論純屬個人不負責任想象,不代表本媒體立場。你如果你對未來車市有什么大膽的想象,也可以隨心所欲地說出來!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