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要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當時的自動駕駛多出現在科幻小說或者是電影中。進入到21世紀20年代,自動駕駛進入第一階段,L1階段的定義其實就是輔助駕駛,最典型的例子應該就是CCS定速巡航功能了,此級別的車輛需要人類駕駛員和車輛共同完成,只能比較局限的幫助人類駕駛員部分減輕駕駛疲勞,是最初的雛形。
隨著傳感技術的更新,自動駕駛第二階段即部分自動駕駛。這一階段中,代表性的是操舵與航道控制(Steering and Lane Control),輔助包括交通阻塞幫助,讓日常駕駛更輕松,這項功能給駕駛員提供了自動剎車、自動加速等幫助,另外還有遠程控制泊車功能,第二階段的自動駕駛可以解放駕駛員更多的精力,并且可以實現一般路況的自動駕駛,比如ACC,車道保持,緊急制動等功能。目前大家可以看到,市面上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主要是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為高度自動化駕駛,其目的是要將駕駛員在一段時間一段道路完全解放出來,國內外各大汽車制造商也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發與測試,但大多數只能達到L2.5的水準,L3需要車輛完成絕大部分的駕駛操作,駕駛員只需要以備不時之需,所以要想實現公路上長距離長時間無人駕駛,還需要漫長的過程。
什么是第四階段自動駕駛呢?隨著智慧城市智慧道路的建設,第四階段的全自動駕駛也不是那么觸不可及了。然而第四階段仍然需要保留駕駛位,仍然允許駕駛員主動介入。其優勢在于這一階段駕駛員已經百分之九十以上被解放出來,在限定的道路和條件下,可以實現車輛完成所有的駕駛操作,駕駛員注意力可以完全解放。
第五階段必然是完全解放駕駛員,也就不會在設置駕駛室,汽車自己可以完全自主的應付一切路況。有人可能會恐懼沒有駕駛員介入的自動駕駛,然而,我想說,當道路足夠智能化,汽車無人駕駛技術將是最安全最高效的,那時人類將重新定義交通工具。
以上是自動駕駛定義的五個階段,那么當前我們可以達到哪個階段呢,參考國內外典型車型,國外比如Tesla Model S,搭載Autopilot系統,具備類似交通感知巡航控制系統(TACC),可以根據前方車輛以及相鄰車道的車輛的行駛情況自動調整車速。國內比如小鵬G3,可以做到ASL自動限速調節,ATC自適應彎道巡航,ALC自動變道輔助等。他們目前可以實現的級別應該是屬于L2.5的級別,因為L3的級別應為車輛可以完成絕大部分的操作,目前車輛條件感覺還未達到。
不得不說無人駕駛是一項徹底改變全人類出行方式的大工程,可以說集成了交通領域所有的尖端技術。當然自動駕駛的繼續發展還依賴于信息化(5G),網聯化(物聯網)等相應產業的發展,這些基礎科技與前端科技的完備與自動駕駛到來應該是接踵而來吧。以上是對自動駕駛的簡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