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放寬低速無人車監管 促進自動駕駛貨運車輛落地

時間:2020-03-19

來源:智東西

0

導語:3月19日消息,據加拿大媒體《金融郵報》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近日表示,管理局已經提議修改美國的自動駕駛安全法規,以加快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部署。此次NHTSA提議修改的安全法規僅針對低速無人駕駛車輛,不涉及普通乘用車和商用車輛。

3月19日消息,據加拿大媒體《金融郵報》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近日表示,管理局已經提議修改美國的自動駕駛安全法規,以加快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部署。此次NHTSA提議修改的安全法規僅針對低速無人駕駛車輛,不涉及普通乘用車和商用車輛。

目前,美國相關法律規定,所有車輛都需要設計安全帶、兒童安全座椅、防撞車門車頂等保護裝置,保證車內人員安全。NHTSA認為,這條硬性規定在傳統有人駕駛時代是對車內駕乘人員安全的保障,但不適用于完全無人駕駛貨運車輛,這些為車內駕乘人員設計的安全保護措施實際上已經阻礙了完全無人駕駛貨運車輛的發展。

NHTSA認為,通過適當放寬自動駕駛車輛安全法規,可以讓完全無人駕駛的貨運車輛不再專注于“如何保護車內人員安全”,而是集中發展自動駕駛技術,這樣就能破除技術發展過程中不必要的障礙。

一、NHTSA希望修改自動駕駛安全法規 加快完全無人駕駛車輛普及

近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出一項議案,希望修改美國的自動駕駛安全法規,加快完全無人駕駛車輛的部署和普及速度。目前,修改意見還在提議階段,在成為正式法規前還將公開征求公眾意見。

NHTSA建議對11項安全標準進行修改,其中涉及乘員保護、轉向控制、玻璃材料、門鎖、座椅系統、側面碰撞保護、車頂防撞和兒童安全座椅系統等安全標準。不過,這些修改提案并不針對普通乘用車和商用車,而主要針對低速自動駕駛車輛。

 

美國擬放寬低速無人車監管 促進自動駕駛貨運車輛落地

▲NHTSA在官方網站發布的修改提案

由于低速自動駕駛車輛通常在社區內進行送貨服務,車內沒有乘客,大多數情況下也不需要安全員在車內。NHTSA認為,對于低速自動駕駛貨運車輛來說,保護車內駕乘人員的安全標準可以適當放寬,這樣就能有更多的車輛符合上路標準。相關法規放開后,實際上可以加快完全無人駕駛車輛的普及速度。

不過,車輛安全中心負責人Jason Levine對此表示擔憂,他表示:“(安全法規)不應該刪除有關安全措施的條款,即使其中一些項目沒有美國交通部的強制規定,在緊急情況下也有可能保證駕乘人員安全。”

二、法規僅針對低速無人貨運車 載客汽車規則不會變

近年來,通用汽車、Waymo、優步、特斯拉、福特等美國傳統車企和科技公司都在積極研發自動駕駛甚至完全無人駕駛技術。不過,目前自動駕駛技術還沒有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因此即便完全無人駕駛技術已經日漸成熟,也暫時沒有大規模推廣應用。

NHTSA希望從推廣低速自動駕駛貨運車輛開始,逐步普及完全無人駕駛。今年2月,NHTSA批準自動駕駛初創公司Nuro臨時部署5000輛低速無人駕駛電動汽車,車輛不需要駕駛員,也沒有傳統汽車的后視鏡和方向盤,這些車輛能夠進行完全自動駕駛,在社區進行貨運服務。

 

不過,對于車內有駕乘人員的汽車來說,NHTSA表現的比較謹慎,完全沒有放開完全無人駕駛。通用汽車曾在2018年1月向NHTSA提出申請,希望每年在美國部署2500輛以內沒有方向盤,同時不設置車內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車輛,但是NHTSA至今沒有允許這一請求。

 

NHTSA認為,普通汽車如何發展都不能改變由人類駕駛的這一規則。

在此次修改安全法規的提案中,NHTSA也表示:“由于目前不能預估自動駕駛能力的前景,并且這一技術對人們的影響尚不明了。因此,最謹慎的發展方式就是消除技術進步過程中的障礙,同時確保所有駕乘人員能夠獲得法律保護。”

結語:人們仍需謹慎面對技術發展

自動駕駛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日趨成熟,但還不夠完善,高級的自動駕駛系統也還沒達到量產水平。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這一措施雖然有批評的聲音,但也確實為完全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開辟了一條道路,技術的發展有可能不再到受不合理規定的限制。

面對新技術的發展,人們更應該有謹慎的態度,讓技術真正造福人類,讓人類的生活更加便利。如果技術發展過于激進,最終可能導致技術的災難與痛苦。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