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行業融資不斷 禾賽、小馬等中國企業按下加速鍵

時間:2020-04-11

來源:新浪科技

0

導語: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很多行業都陷入了資本寒冬,在這樣的形勢下,自動駕駛圈卻頻頻傳出融資消息,讓整個行業如沐春風。與此同時,相關政策、標準的不斷推進,也給方興未艾的自動駕駛打上了一劑劑強心針。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很多行業都陷入了資本寒冬,在這樣的形勢下,自動駕駛圈卻頻頻傳出融資消息,讓整個行業如沐春風。與此同時,相關政策、標準的不斷推進,也給方興未艾的自動駕駛打上了一劑劑強心針。
3905-iryninx4343866

  自動駕駛行業融資一再刷新紀錄

  今年開年以來,自動駕駛圈迎來了一波融資的小高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非Waymo 的22.5 億美金莫屬。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自動駕駛圈的領軍企業,Waymo的此次融資也是該公司從Alphabet(谷歌的母公司)獨立為子公司后,首次獲得外部融資。

  而在國內,自動駕駛的融資熱度更是居高不下。1月份,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制造商禾賽科技宣布獲得了由德國博世集團和光速聯合領投的1.73億美金,刷新了激光雷達行業的最高單筆融資記錄。2月份,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獲得了來自豐田的4.62億美金融資,刷新了國內自動駕駛公司的最高單筆融資記錄,同月,馭勢科技也獲得博世、深創投、中金資本等資金方的 B 輪加持。3月份,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白犀牛宣布獲得辰韜資本的追加投資,同月,慧拓智能、新石器也相繼宣布獲得投資。

  與融資齊頭并進的是政策。在發改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后,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也進入了報批公示,公示將截止到2020年4月9日。若審批落地,這意味著中國將正式擁有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分級標準。

  業內人士認為,《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的出臺,將促進各個級別的標準以及安全法律法規等的制定,對產業鏈協同發展也將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行業標準和法律法規的完善,將給國內自動駕駛相關公司帶來重大利好,相應的鼓勵措施和大范圍落地政策值得期待。

  國產激光雷達用實力說話

  當前,中國的自動駕駛已經走上快速發展之路,充分體現在各個細分領域的發展上。就激光雷達領域而言,以禾賽科技等為代表的激光雷達“國產力量”正在崛起。

  近日,名古屋大學公開了一項關于激光雷達的研究,該研究在多重環境下測評了來自全球的數家激光雷達廠商的12款激光雷達產品。研究人員對這些激光雷達產品進行了靜態目標掃描、與多個激光雷達同時使用(間接干擾)等測試。在各項測試中,禾賽科技、速騰聚創、鐳神智能等國內廠商的產品的表現十分搶眼。

  在靜態目標的掃描中,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的產品表現不俗——在點云密度方面,禾賽的64線激光雷達Pandar64獲得目標物體返回點數最多,甚至排在了一款由國外大廠制造的128線激光雷達的前面。而在同時使用多個激光雷達的測試中,國產激光雷達的表現也十分突出,強大的抗干擾能力為禾賽等企業的產品加分不少。

  業內人士分析稱,此項研究展現了國產激光雷達實力不俗的一面,在很多性能上,國產激光雷達已經趕上甚至超越國外大廠的產品,但同時也應認識到,在另外一些指標上,國產激光雷達與國外大廠的產品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激光雷達被喻為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是自動駕駛尤其是高等級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傳感器。當前,隨著國產激光雷達的崛起,全球激光雷達市場格局正在發生巨變。在國內外的自動駕駛公司中,無論是做無人出租車的百度、Lyft,做無人卡車的圖森未來,還是做低速無人配送車的新石器、Nuro,其使用的激光雷達產品很多都來自禾賽科技、速騰聚創等國內企業。

  后疫情時代為自動駕駛提供更多需求

  2020年初,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在這段特殊的時期內,基于 AI 的無人化業務加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無人”剛需迅速被激活。

  “無人”剛需率先在抗疫一線被引爆。疫情暴發以來,京東、順豐等第一時間在武漢啟用其自主研發的智能配送車,每天往返于配送點和醫院之間,為武漢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配送醫療物資。

  據悉,京東無人車撐起了武漢仁和站和600米外武漢第九醫院這一疫區核心,其中無人車配送約占醫療物資配送工作的70%。順豐速運也在2月28日在湖北十堰投入了4架方舟無人機,僅用五分鐘就將10個包裹送達目標地點十堰市太和醫院。目前順豐速運在十堰市每天投送快遞量在4000件左右,4架方舟無人機的投入使用,將解決近千件快遞投送任務。

  除此之外,百度的無接觸送餐車、高仙機器人、酷哇機器人、智行者、馭勢科技、白犀牛等十幾個無人車企業均在武漢、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抗疫一線投入無人車產品。而他們中很多企業在環境感知硬件上,都使用了禾賽科技、速騰等國內優秀企業的產品。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長期來看,疫情和今后公共衛生的需求,會為更多的行業創造新的需求和應用場景;同時,對于類似自動駕駛、無人配送等行業的“剛需”也引發出了新的思考,或許需要考慮改變某些細節方面的技術方向。隨著技術的創新與變革,今后幾年,自動駕駛產業鏈條上各個環節的公司所關聯的自動駕駛市場將會上演激烈的“爭奪戰”。在資本的不斷加持和政策的持續激勵下,希望像禾賽科技、小馬智行等國內細分領域的領軍企業將繼續按下加速鍵,憑借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在各自領域贏得足夠的領先優勢,用技術引領新的生活方式。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