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臺“無人駕駛塔吊”在中國建筑長江文創產業園項目成功試運行

時間:2020-06-12

來源:新浪財經

0

導語:塔吊駕駛室空無一人,吊臂卻精準吊起、投放建筑材料。近日,國內首臺“無人駕駛塔吊”在中國建筑旗下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長江文創產業園項目工地上成功試運行。

   塔吊駕駛室空無一人,吊臂卻精準吊起、投放建筑材料。近日,國內首臺“無人駕駛塔吊”在中國建筑旗下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長江文創產業園項目工地上成功試運行。

  傳統塔吊操作,至少需要兩名工人,一人在操作室駕駛,一人在地面通過對講機聯系、指揮。5月29日上午,長江文創產業園項目的塔吊司機鐘學維站在地面,一邊抬頭目測施工環境,一邊滑動手中平板電腦大小的操控臺,使一批批鋼筋、構件精準起落。

  在當天中建三局2020年“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暨行為安全現場觀摩會現場,這臺設備格外吸睛。它免去了塔吊司機的攀爬之苦,相應地降低了高空作業風險,同時,現場不再需要指揮人員,一人可完成所有操作。

  “設備早上7點開啟,運轉了近4小時,嘗試了回轉、變幅、起升等動作,基本上能完成各種操作。”鐘學維已有8年塔吊操作經驗,首次在地面操作塔吊,他卻很快上手。

  “就是把操控臺從駕駛室移動到司機手里,相當于把固定電話升級為移動電話。”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科教文衛事業部分管設備負責人劉飛說,手持操控臺通過無線射頻電波傳送數據,實現遙控操作。

  這是“無人塔吊”設備首次在國內工地亮相。去年初,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中聯重科及設備租賃方達成意向,在長江文創產業園項目推進“無人駕駛塔吊”落地使用。期間,試驗方案被反復推翻、重置。

  “現在的設備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無人機’。”劉飛說,它對司機要求更高,不僅要經驗豐富,還需提前掌握地面環境;同時,要求工地仰視視角優于高空俯視視角,比較適合30-50米高的建筑項目,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筑還未納入試用范圍。

  眼下,塔吊長臂、吊鉤已開始裝上了更多的電子“眼鏡”,足不出戶操縱設備施工漸成現實。“從概念走向可見可用,這是一個不斷升級完善的過程,下一步不會太遠。”劉飛對此信心滿滿。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