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落地近100臺無人駕駛環衛車,Autowise.ai仙途智能獲1.2億人民幣B1輪融資

時間:2021-05-17

來源:36氪

0

導語:Autowise.ai仙途智能將環衛清掃分為高速高架、城市地面道路、封閉園區三種場景,三種場景需要使用不同噸位的車型,大的18噸,小的1噸。

最新消息,Autowise.ai仙途智能宣布完成1.2億人民幣B1輪融資。此次融資由天奇資本領投,穆棉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研發投入以及市場規模擴大。

Autowise.ai仙途智能成立于2017年8月,是全球領先的無人駕駛清潔環衛技術服務商,曾在2018年3月,推出全球首個無人駕駛清潔車隊。

創始人兼CEO黃超擁有從0到1的無人駕駛研發經驗,曾是滴滴無人駕駛項目負責人、百度研究院資深研發工程師,負責搜索、廣告等多個核心業務的深度學習算法研發和應用。

此外,Autowise.ai仙途智能聯合創始人葉青也曾負責百度數據團隊和計算團隊技術研發,負責開發了百度第一代公司級AI平臺和第一代大規模機器學習框架。

可以說,Autowise.ai仙途智能在無人駕駛技術方面具有深厚的積累。

目前,仙途智能在全球擁有超過100名員工,其核心力量來自百度、滴滴、騰訊、Google等大型互聯網公司。

仙途智能選擇自動駕駛環衛車的理由

自動駕駛賽道不少,仙途智能為什么選擇自動駕駛環衛車輛作為落地項目?關于這,創始人兼CEO黃超CEO黃超給出了答案:

首先,在技術層面,道路的清掃是一個高強度,低技術難度的工作,非常適合使用人工智能和無人駕駛技術進行替代。

其次,在市場層面,全國每年的環衛清掃開銷約為2000億元,一線城市道路清掃標準接近40元/公里·年,在發達國家,一個環衛工人或者司機的成本接近3萬歐元/年,這是一個具備相當體量的市場。

再者,在社會價值層面,中國有數百萬環衛工人,大部分年齡超過55歲,將來會面臨很嚴重的用工荒問題。同時,環衛工人工作時經常面臨各種交通事故的風險,上述問題都能通過無人化運營解決。

目前仙途智能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投入近100臺自動駕駛車輛,分別集中在國內的一二線城市和海外發達國家,覆蓋1噸~18噸所有環衛車型。每年能夠產生數千萬的持續運營收入,且規模還在高速增長中。


仙途智能無人駕駛環衛車的發展歷程

2019年,仙途智能獲得全球首張無人駕駛清掃車道路測試牌照。為了拿到這塊牌照,仙途使用了重量超過5噸、長度接近6米的清掃車,在上海無人駕駛示范區內完成了1230次測試,包括11個大項目、41種場景。

此后,國內外業務同時迅速開展,現在上海、北京、鄭州、南京、廣州、蘇州等一二線城市規模化運營,并在美國、瑞士、德國等歐美國家開拓市場。

2020年6月,仙途智能正式官宣與瑞士波雄集團在瑞士成立合資公司WIBOT,并推出新款智能無人環衛車產品,服務每年價值上千億的歐美環衛市場。目前雙方合作推出的Urban-Sweeper S2.0智能清掃車已經成功收獲多個商業訂單,以及上億金額的意向訂單。未來,WIBOT的商業模式會有多種可能,包括專利授權、設備售賣、清掃服務等。


而在早些時候,該公司開始與德國ALBA環衛集團合作,在德國威廉港運營自動駕駛清掃項目。對于垂直細分領域的自動駕駛公司,出海是一種很好的探索,歐美比中國面臨更嚴重的人口結構失調和勞工短缺。同樣的自動駕駛清掃方案在歐美的定價可以達到國內的幾倍。現階段其海外收入占比在10%左右,未來預期將達到40%乃至更高。

在自動駕駛環衛領域,仙途智能這樣做

環衛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不僅需要龐大的環衛工人隊伍,還需要巨大的人力和運營成本。但近年來,隨著人口紅利下降以及老齡化趨勢發展,環衛行業愈發面臨招工難、留工難、用工難等問題,此外環衛服務還具有較高安全風險,惡劣環境容易影響工人健康,這些都呼喚著行業自動化、智能化轉型。

而自動駕駛,無疑是非常切合環衛行業的武器。其不僅能夠直擊現有環衛痛點,推動行業快速升級。

Autowise.ai仙途智能將環衛清掃分為高速高架、城市地面道路、封閉園區三種場景,三種場景需要使用不同噸位的車型,大的18噸,小的1噸,Autowise.ai仙途智能的無人駕駛系統能夠很好的兼容不同的車型,在已經運營的項目中,Autowise.ai仙途智能使用了超過10個不同廠家生產的車輛,足以見證其過硬的技術實力。該系統不僅能夠支持卡車級別的城市道路自動駕駛,還能夠支持環衛工作的貼邊清掃要求和覆蓋式清掃要求。


在清潔車輛的自動駕駛領域,目前,國內大致有30多家環衛自動駕駛企業:如更偏重于室內和小型化應用場景的高仙機器人;產品線覆蓋清潔環衛、物流配送及出行領域的智行者;以及以氫能源重卡切入自動駕駛應用領域的深蘭科技;環境衛生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于萬智駕等。

對此黃超表示,這是一個共贏的市場,尚處于空白或初級階段,有待于大家共同開發。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