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初創公司Vay準備用“遠程駕駛”替代“自動駕駛”

時間:2021-09-26

來源:界面新聞

0

導語:雖然大部分人都有同感,但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在5月更新了它對自動駕駛的定義,其中就包括“遠程協助和遠程駕駛”。

盡管自動駕駛汽車的概念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就提出了無縫、無需人類接管的駕駛體驗概念,但只有鳳毛麟角的愿景變成了現實。行業的“前輩們”會對今天的屏顯技術、動力系統和導航系統感到驚嘆。

但是,站在21世紀的坐標軸上,現在車企廣泛提出的朝著“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的概念也被證明是一個騙局。


這個詞以前是“自動物流運輸”的總稱,現在已經被業界重新定義為涉及訂閱費、OTA空中更新、以數字方式將你的信用卡信息貼在車上、以及幾乎所有它有興趣銷售的周邊功能。

與此同時,大量的自動駕駛項目實際上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因為他們無法完全弄清楚如何教汽車成功地承擔人類駕駛員所有的職責。

然而,有一家德國初創公司正試圖通過雇用數字司機進行遠程工作來規避這些障礙。

德國初創公司Vay似乎具有自動駕駛汽車公司的所有特征。它使用一個極簡的標志,并且嚴重依賴所有自動駕駛汽車目前需要的硬件來運作。但它利用這些車載系統的方式卻非常不同。

Vay公司并沒有雇用一支工程師和程序員隊伍,試圖教汽車如何像人一樣駕駛,而是想利用現有的傳感和攝像設備,讓真實的人類專業司機遠程操作車輛——聽上去像把現實世界當成模擬器來開。

互聯汽車將使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進行呼叫(很像Uber或Lyft),司機將被告知接人地點。在那里,他們將“遠程駕駛”車輛到目的地,直到客戶可以跳入并承擔駕駛責任。然后,虛擬駕駛設備將在城市另一端裝載另一輛車,整個過程重新開始。Vay基本上將分時汽車租賃、叫車服務、自動駕駛和無人機的業務特征合為了一體。

“但這并不是真正的自動駕駛”很多人會這么認為,“這只是有人在遠程操控你所乘坐的車輛。”

雖然大部分人都有同感,但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在5月更新了它對自動駕駛的定義,其中就包括“遠程協助和遠程駕駛”。

Vay公司的全部職責在于擺脫完全依賴機器學習和漫長的測試周期,而這些似乎并沒有產生多少有用的成果。它還需要有一些自動駕駛能力,以便在汽車和遠程司機之間的連接被中斷的情況下安全地停靠車輛。其同樣使用了很多你會在其他自動駕駛車輛中發現的相同設備,這些設備保證被遠程操控的這臺車的信息可以可靠地流回虛擬駕駛艙以及遠程駕駛員處。

Vay公司表示,它想提供全職的虛擬司機。Vay希望通過提供更便宜、更現實的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的替代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據報道,它也接近于實現這一目標。

Vay首席執行官托馬斯-馮-德-奧赫(Herr von der Ohe)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將在明年推出——而不是在五年內——與現有的服務相比有巨大提升的新服務”他說。

托馬斯-馮-德-奧赫之前曾開發過亞馬遜的Alexa,并受雇于自駕車公司Zoox。其他Vay的員工也擁有類似的相關經歷。

這位CEO和他的聯合創始人——工程師和電動汽車開發商Fabrizio Scelsi以及曾為Skype開發軟件的Bogdan Djukic——已經從谷歌、奧迪和Elon Musk的Boring Co.挖來團隊,為遠程駕駛優先的方法開發硬件和軟件。

該公司訓練有素的遠程駕駛人員在配備有方向盤、踏板和幾個大型顯示器的站臺上操作,可實現360度無盲點的視野。該系統有內置的冗余功能,防止超速,并將安全信息加載到屏幕上,使乘車更安全。

該公司表示,它對所取得的進展很滿意(至少在柏林大都會地區),并且已經達到了可以向當地監管機構尋求批準和尋找投資者的程度。

目前,其車輛正在柏林進行有限范圍內的測試。但未來會利用其系統提供更全面的乘車/共享體驗,或將該技術出售給其他公司。Vay公司稱,它可以大大降低傳統自動駕駛汽車的成本,而且它的系統只需幾千歐元就可以安裝到幾乎任何現代汽車上。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