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頭宣布放棄!手機廠商下場造車為何這么難......

時間:2024-05-17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0

導語:未來將要再戰“人形機器人”市場?

近日,繼蘋果宣布取消自動駕駛電動車制造計劃(“泰坦計劃”)后,韓國手機巨頭三星也宣布取消自動駕駛研發。

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全媒體海外部獲悉,就在上周,負責三星電子半導體部門(DS 部門)高級研究的的 SAIT(原三星高等技術研究院),做出暫停自動駕駛汽車研究的決定。SAIT 還將把用于研究自動駕駛軟件的開發人員轉變為“機器人智能”研究,并開展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的未來機器人技術的研究。

從造手機到造汽車的門檻之爭

據了解,自蘋果啟動“泰坦計劃”,手機廠商下場造車的熱度已經持續多年。盛極一時,蘋果、華為、三星、小米、OPPO、VIVO、魅族等都公布了自動駕駛和汽車相關專利。


部分手機廠商自動駕駛相關專利申請情況

從部分手機廠商自動駕駛相關專利申請情況來看,華為的專利發明公開量和有效專利數領先,而華為多年來一面官宣“不造車”,一面步步深入智能汽車領域,熱度一直高漲。

其實,在傳統的燃油車時代,造車難度要大得多。傳統燃油車需要油箱來儲存燃油,并通過發動機將燃油轉化為動力;啟動汽車需要電動鑰匙,因此需要配備電源。此外,傳統汽車配置更為復雜,一輛汽車包含上萬個零部件,其中發動機和變速機的研發和制造是卡住很多企業入局的核心難點。

而新能源汽車的出現,簡化了動力總成系統,電動機、動力電池和電控系統構成了其核心的三電系統。同時,在新能源汽車時代,造車產業鏈已經更加完善,相關技術成熟度和生產成本都較之前進一步優化。

當智能汽車勢起,這個被行業喻為“智能手機+四輪驅動”的全新科技產品,便吸引了一眾在智能手機市場已有一席之位的企業入局。并以蘋果、華為、三星、小米的市場關注度為高。

風口收緊?兩大巨頭已經宣布放棄

前文提到,目前行業最為關注幾大下場造車手機巨頭中,蘋果、三星都在今年宣布取消自動駕駛汽車研發和制造。

簡單回顧一下這兩家企業的入局歷程。

蘋果作為美國手機巨頭,最早于 2014 年啟動“泰坦計劃”,"泰坦"(Titan)來源于希臘神話,與創造力和巨大神力相聯系。過去 10 年,蘋果公司為了打造自動駕駛汽車,通過“泰坦計劃”估計花費了數十億美元,約有 2,000 名員工致力于這項工作。

今年 2 月,蘋果被曝終止了“泰坦計劃”,參與自動駕駛汽車研發工作的員工或被轉到人工智能部門,更多的是被裁員。有股東表示,汽車項目對蘋果來說總是最遙不可及的,這不是他們的拿手好戲。蘋果最好將工程師和投資重新部署到AI等有助于其消費電子業務的領域。

而三星是韓國手機巨頭,三星電子于 2017 年獲得了國土交通省臨時運營自動駕駛汽車的許可。當時,三星電子加速了自動駕駛研究,稱申請的原因是“計劃開發下一代傳感器智能組件,將可靠的自動駕駛算法與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相結合”。

2022 年,SAIT 利用其開發的自動駕駛算法,在沒有駕駛員干預的情況下,成功實現了從京畿道水原到江原道江陵的 200 公里路段的行駛。業界估計,三星電子已經獲得了實現4級自動駕駛所需的先行技術,且認為除了自動駕駛汽車的半導體、顯示器和傳感器之外,三星電子還在積極擴大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腦”研發。

目前看來,三星也遇到了市場和技術的“暗礁”。因此 SAIT 決定暫停自動駕駛汽車研究,并將期間積累的技術和知識投入到“機器人智能”研究,包括現下火熱的人形機器人在內。

反觀中國市場,華為雖然多次強調“不造車”,但通過提供零部件和全棧解決方案的方式,深度參與了多款智能汽車的研發制造。據了解,華為目前已與 4 家車企合作,共同打造“鴻蒙智行”,包括與賽力斯合作的品牌“問界”,與奇瑞合作的品牌“智界”,與北汽合作的品牌“享界”和與江淮合作的品牌“傲界”。

而小米的智能駕駛汽車,用戶千呼萬喚,終于在 3 月 28 日正式發布 XIAOMI SU7。汽車搭載小米超級電機 V6s 及碳化硅高壓系統,采用小米智能底盤,內置智能耦合制動系統、Xiaomi Pilot 智能駕駛系統,以及基于 Xiaomi HyperOS 的智能座艙系統。

XIAOMI SU7 售價 21.59 萬元起,掀起了智能汽車市場“高配低價”新熱潮。4 月 29 日,小米量產的第 10000 輛整車正式下線。5 月 15 日,第 10000 輛小米 SU7 交付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近期發布的專利申請情況,也透露了仿生機器人的授權情況。據悉,小米在該領域的全球專利授權數已超 190 項,審查中專利超 370 項。手機廠商再戰“人形機器人”市場,不知是否會成為行業下一個風口?

新戰略

2023 年 12 月,由優必選、智元機器人、科沃斯、宇樹科技、億嘉和、云深處科技、開普勒、高通、偉創電氣、臺達、步科電氣、銀輪股份等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代表企業聯合發起的“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以下簡稱‘CMR產業聯盟’)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聯合體”正式宣告成立!

“CMR 人形機器人聯合體”公眾號作為聯合體官方宣傳渠道,致力于發布人形機器人行業最新資訊和相關產業研究,推薦業內人士及對行業感興趣的小伙伴關注~

?微信圖片_20240517093613

(原賬號遷移中,此為新賬號二維碼,歡迎提前關注)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