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無人物流車”雙輪驅動,毫末智行的商業化落地之路

時間:2021-06-23

來源:車云網

0

導語:在無人配送領域,毫末智行實現了規模化量產交付的全流程。小魔盤生產數量突破500臺。目前,毫末智行在保定建設了全球首個專為L4級智能服務車打造的柔性制造基地,混線生產多種車型,占地5000平米,設計產能每年5000輛。

6月22日,中國自動駕駛界新秀毫末智行在第二期品牌開放日交出了如此的成績單。

脫胎于長城汽車技術中心自動駕駛前瞻分部的毫末智行,在2019年底正式成立,誕生時間雖短,發展卻很迅速。2月底,毫末智行剛剛完成由首鋼基金領投,美團、高瓴創投跟投的Pre-A輪數億元融資。并吸引了前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顧維灝的加盟,擔任公司CEO。


在技術路線上,毫末智行在業界被稱為“車企+技術公司”Cruise模式的中國代表。它以AI“認知智能”技術為研發核心,緊密結合傳統汽車工業與自動駕駛算法和軟件能力,走漸進式商業化落地路線。

在產品上,毫末智行主要聚焦乘用車和無人物流車領域,已經落地長城乘用車、美團無人配送車等多款車型。


在此次活動中,毫末智行主打城市通勤場景的乘用車自動駕駛產品“小魔盒1.5”、無人配送車“小魔駝”、無人車通用線控底盤“小魔盤”等10款產品首次集體公開亮相。

其中,“小魔盒1.5”是一款專門解決城市通勤場景擁堵等痛點的自動駕駛產品,能夠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實現L3級輔助駕駛功能,支持駕駛員全程脫手,并新增安全處理系統,將陸續覆蓋長城的乘用車型。

而此之前,小魔盒在半年時間內的行駛里程數已經突破45萬公里,搭載毫末自動駕駛系統的長城高端車型“摩卡”已裝載5000臺。預計截止到2022年底,毫末自動駕駛系統將覆蓋長城汽車數十個乘用車型。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講到,“預計三年內,搭載毫末自動駕駛系統的乘用車輛將達到100萬臺。”


在無人配送領域,毫末智行實現了規模化量產交付的全流程。小魔盤生產數量突破500臺。目前,毫末智行在保定建設了全球首個專為L4級智能服務車打造的柔性制造基地,混線生產多種車型,占地5000平米,設計產能每年5000輛。

值得一提的是,毫末智行是美團新一代無人配送車的唯一生產合作方,為美團提供了生產制造服務。采用汽車行業標準,為美團新一代具備標準化量產能力及L4能力的無人配送車“魔袋20”,提供了規模化量產交付服務。這一批由毫末負責量產的“魔袋20”,也于6月初連夜趕赴廣州抗疫一線,提供防疫物資的運輸保障工作。

除了美團,由毫末智行提供整車服務的“ 物美多點 X 毫末智行 ”無人配送車,目前已在北京順義地區進入常態化運營,累計服務近千單。預計到2021年底,毫末智行將攜手合作伙伴落地物流配送車超過1000臺。

在新技術方面,針對中國特色交通狀況的不確定性,毫末智行通過知識圖譜的方式開發了全自研安全認知模型CSS(協同安全敏感模型)。據介紹,CSS目前已經積累了數萬個場景,覆蓋自動駕駛過程中“高速主路-城市開放路-城市快速路-上下匝道-路口”全路形行駛,在不同的交通場景下,均能執行可靠的自動駕駛策略動作,如行人禮讓,自動變道等。

此外,毫末正在將更為先進、學習能力更強大、更適用超大規模數據的視覺識別技術Transformer神經網絡架構應用于產品中,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及穩定性。


“自動駕駛商業化的三個規律是從低速到高速、從載物到載人、從商用到民用。毫末智行的發展也將在業內率先印證這三大規律。”顧維灝表示,毫末智行將做出最符合中國出行特點的自動駕駛產品,助力整個社會出行及物流方式的效率提升。

在今年5月,美團、京東和新石器三家企業獲得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頒發的無人配送車車輛編碼,準許其在示范區公開道路上路,無人配送車首次獲得了相應的路權,合規上路,這對中國的無人配送事業發展來說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毫末智行選擇將無人配送車作為產品落地的一個重要領域,無疑是選對了一個短時間內極具商業化潛力的方向。而在乘用車方面,毫末智行背靠長城這棵大樹,不愁沒有訂單。但作為一個已經分拆出去的獨立公司,如何拓展更多的第三方車企才是對毫末智行的最大考驗。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