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輛自動駕駛汽車,都必須擁有一張足夠高精度的地圖。與傳統導航電子地圖面向駕駛員不同的是,高精度地圖是面向機器的供自動駕駛汽車使用的地圖數據,能夠極大的幫助自動駕駛車輛完成定位。
除了能提供的道路級別的導航信息外,高精度地圖還能夠提供車道級別的導航信息,通過高精度匹配定位引入地圖從而獲取環境信息。它可以為車輛環境感知提供輔助,提供超視距的路況信息,并幫助車輛進行規劃決策。
如此重要的高精度地圖,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呢?
據了解,高精度地圖制作環節包括:采集、自動融合識別、驗證發布。
采集:高精度地圖采集員駕駛采集車以60-80km/H的速度行駛,每天至少采集150公里的高精度地圖數據,數據量TB級每天。
自動融合、識別:這一環節是把不同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進行融合,即把GPS、點云、圖像等數據疊加在一起,進行道路標線、路沿、路牌、交通標志等道路元素的識別。
驗證發布:將驗證后的數據上傳到云端,最終形成的高精度地圖通過云平臺進行分發。
高精度地圖生產制作過程,數據量呈現指數級增長,對數據存儲和擴展提出了極高的技術要求。
吉利集團全資子公司億咖通科技就采用了華為OceanStor海量存儲,打破存儲容量瓶頸,實現了按需采購,快速擴容。
華為OceanStor海量存儲采用分布式架構,集群支持3~288節點彈性無縫擴展。集群內部各節點完全對稱,數據和元數據均勻分布于各個節點上,能夠根據業務增長進行平滑擴容,容量和性能支持線性擴展。
華為方面表示,華為OceanStor海量存儲,不僅可以解決數據無法共享、本地擴容出現瓶頸等問題,還可以使業務系統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業務數據的安全性得到更為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