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沃爾沃公司發布的2020年度第一季度快報,沃爾沃汽車在全球共售出131889輛汽車,同比下降18.2%。
日前,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宣布,包括該集團首席副會長鄭義宣在內,旗下51個子公司的1200余名高管將降低20%的薪水。
新冠肺炎疫情對于全球車市的挑戰前所未有,車企必須將資源花在刀刃上,在現金流緊缺的情況下,保證核心研發成為很多車企的選擇,但對于研發的重點,大企業和小企業或有不同的答案。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師劉淼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于疫情的持續沖擊,汽車產業陷入衰退是無法避免的事實。尤其是,電動化及自動駕駛等項目目前還未能有一個比較合適的商業模式,因此,對于許多“缺錢”的主機廠,以及需要快速回款的供應商,目前的研發重點仍會放在快速獲得投資回報的項目。
車企削減開支
近日,據外媒報道,沃爾沃正著手對其正在進行的數千個研發項目進行徹底的評估考核,以評估哪些項目可以予以保留,而這也是沃爾沃創立至今,首次對所有研發項目展開大規模的評估及審查。
沃爾沃首席執行官塞繆爾森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公司的現金流面臨一定的挑戰,因此通過本次審查,將減少不必要或優先級較低的現金消耗,其中車輛小改款可能將是首個被削減的領域之一。
但塞繆爾森同時也表示,公司減少研發投入,不代表停止研發,而是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重要的項目上來。“例如,電氣化、自動駕駛和我們未來的技術發展絕對是重中之重。任何改變都將危及我們的戰略,因此它們將得到切實的保護。”
根據沃爾沃公司發布的2020年度第一季度快報,沃爾沃汽車在全球共售出131889輛汽車,同比下降18.2%,且下降涉及全球所有主要市場,而這與2019年度沃爾沃銷量逆勢上漲的情況出現鮮明的對比。
沃爾沃并不是面臨著這種抉擇的首個公司。日前,韓國現代汽車集團(Hyundai Motor Group)宣布,包括該集團首席副會長鄭義宣在內,旗下51個子公司的1200余名高管將降低20%的薪水,以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投入,此外該公司還要求旗下子公司應當準備一定的現金,為此部分子公司出售房地產、非核心資產。
現代汽車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這一系列舉措,是希望共同克服困難,以保證研發投入等重要投資正常進行,而該公司此前曾宣布,將投入至少20萬億韓元,在未來汽車的研發,以及電動化、自動駕駛等核心領域。
此外,日產汽車也宣布,將于4月25日至5月10日臨時關閉其全球總部及日本其他非生產設施運營,其中就包括日產汽車規模最大的研發設施之一——位于神奈川縣厚木市的研發設施。
中小廠商電動車研發或受影響
事實上,由于疫情所導致的生產、物流及銷售的困境,汽車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現金流挑戰。
日前,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Moody‘s)宣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中國及全球主要市場的汽車貸款資產支持證券 (ABS) 拖欠率升至歷史高點,并預計在未來六個月,汽車制造商信用質量的惡化對資本市場帶來額外的風險。
美股對沖基金分析師張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作為全球通行的資本市場規則,業績的下滑不僅將影響企業自身的收入下降,同時還會導致三大評級機構的信用評級及展望的下滑,使車企在全球資本市場中融資成本直線上升,而對于抵御壓力能力較差的中小型車企及零部件企業,兩者的惡性循環足以帶來致命的打擊。
張愷所在的機構提出的一份調研數據也顯示疫情至少會導致中國及亞洲主要汽車企業在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融資成本至少提高15%~20%,而對于中小型企業,該數字則會超過30%。
咨詢公司IHS Markit日前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近四成的受訪者認為,電動化及自動駕駛將成為受到疫情影響最大的研發項目,而相比之下,抵御風險能力較差的零部件企業,對于自動駕駛的展望更加悲觀。
韓國汽車配件企業(中國)聯合會會長樸英奎則認為,目前來看,電動汽車仍存在研發成本高的難題,部分車企研發電動汽車更是存在“虧本”的問題,此外中國官方對于汽車補貼等政策因素的管控也有一定的松動,這可能會促使更多汽車企業將自身重點放到一些快速回本的項目,因此短期內電動汽車等研發會受到影響,但在獲得了一定的收益后,長期來看電動化仍然是一大趨勢,不太可能會完全放棄。
與此同時,在美國,包括Rivian、Waymo在內的多個新型電動汽車、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均宣布推遲或叫停部分項目。劉淼認為,由于這些新型項目初期的投入成本及技術門檻較高,且疫情也導致部分全球性風險投資基金出現枯竭,因此一些不具有技術優勢或資本儲備的新興初創企業的未來將會更加黯淡,尤其是在激光雷達開發、軟件研發等一時難以看到可視成果的領域,將會面臨較為嚴重的危機。
不過,劉淼同時也指出,相比于美國,目前中國還未出現大范圍的“倒閉潮”;甚至有包括小馬智行等部分企業仍在推進項目,這主要緣于中國的疫情在面臨大范圍危機前,已經處于逐步控制的階段,且國家也推出了多項措施支持汽車行業的整體發展。